社會責任

我們一直參與的其他慈善機構
農村村民項目有限公司
在我們的協助下,農村村民項目有限公司(村民工程)于2009年3月成立,同年,我們協助村民工程從稅務局獲得《稅務條例》第88條規定的香港慈善機構地位。截至今日,我們一直以公益法律服務為其提供持續的公司秘書服務。
村民工程的宗旨是通過建造設計良好、具功能性的及可持續的、能滿足社會需要的且具大量益處的社會及衛生設施,即浴室,提高中國農村婦女及兒童的個人及社會生活水平。在與村民、當地醫生、社會官員及潛在的農村合作伙伴多次談話以及多次參觀毛家莊深刻理解所有因素及條件后,建造浴室的構思得以產生。
起初,村民工程是主要的贊助商、所有者及開發商。后來,與當地社會企業家合作后,村民工程擔任協助者及資源平臺角色。村民工程起始于創建可持續性機構為中國農村婦女提供社會利益的思想。該等機構憑借其自身資源將是可持續的,而并非須不斷捐款的慈善機構。村民工程所從事的每個項目將以慈善風險投資的現代方法得以支持及開發,這將產生可持續性的運營及實際的效益。
2007年10月至12月,建造了首家浴室,而正式開業慶典于2008年2月舉行。該首家浴室由M餐廳集團及其聯屬個人捐助出資。毛家莊麻利都來洗浴室迅速取得成功。各種問題以技術升級的方式得以解決。
2008年末,村民工程開始尋找第二個村莊,并于2009年2月選定西馮村。該浴室的建造由荷蘭政府及私人捐助出資,于2009年9月動工,并于2010年1月竣工,該西馮村麻利都來洗浴室于2010年5月正式營業。
2010年5月尋找并選定了第三個村莊 – 三泉村,該浴室由CIEE及私人捐助者出資。三泉村麻利都來洗浴室于2011年3月正式營業。
2010年5月同意于第四個村莊 – 孫家村建造浴室,并由荷蘭政府及Anber基金出資。孫家村麻利都來洗浴室于2011年8月動工,并于2012年5月正式營業。
截至2012年5月,村民工程已成功成立四家社會企業。該四所浴室為15,000人提供服務,運營有盈利且已洗浴30,000多人次(其中20%免費或獲資助)。
易周律師行和許多香港慈善機構開展工作,協助他們獲得從稅務局獲得《稅務條例》第88條規定的香港慈善機構地位。
請點擊此處瀏覽村民工程網站。
巴納德香港同學會有限公司
在我們的協助下,巴納德香港同學會有限公司(原兒童福利學會有限公司和兒童基金會有限公司)(巴納德同學會)于2010年5月成立。該學會成立后,我們協助其申請《稅務條例》第88條規定的香港慈善機構地位,隨后于2010年11月,稅務局授予巴納德同學會慈善機構地位。截至今日,我們一直以公益法律服務為其提供持續的公司秘書服務。
巴納德同學會旨在為主要在香港的及/或亞洲其他地方的患病及困難兒童提供財務資助,并與香港及中國內地的孤兒院及醫院協作,以發現患病的及困難兒童(主要是孤兒)并向其提供財務支持。
華僑日報救童助學運動基金
華僑日報救童助學運動基金(華僑日報基金)成立于1972年1月,并于同日被香港稅務局授予慈善機構地位。該香港慈善基金有三家附屬公司,包括華僑日報救童助學運動基金、華僑日報讀者助學基金及華僑日報大專貸款基金。截至今日,我們一直以公益法律服務為其提供持續的公司秘書服務。
華僑日報基金成立的目的包括:
- 救濟窮困兒童;
- 向經濟上困難的學生授予獎學金;及
- 向大學生提供無息貸款。